close

感謝新任楚國CEO:Lucas大大願意與我們分享一下他目前的戰略部屬與規劃

(越國的Jax大大趕快來做筆記阿!!!)


背景:

  楚國被越國佔了江東三郡,成為楚國的後患,廬江亦容易腹背受敵,將會不利楚國發展。為免養虎為患,楚國很想及早除掉越國。剛好中原六國正在大戰,魏齊為爭奪壽春而交戰,即使任何一方勝利,應該也不會貿然出兵廬江,魏齊互為掣肘,所以廬江只需做好北面的防禦工事便可。至於荊州雖然與韓國相鄰,但韓國的兵力不足以威脅江陵和江夏的安全。

  況且韓國正與魏秦兩線作戰,無暇他顧。即使荊州固兵自守,理應固若金湯。唯一要注意巴蜀從永安沿江直下江陵,不過聽聞秦國有意入蜀,巴蜀未必分兵攻打荊州。
在沒有外患的情況下,現在是集中兵力對付越國的最好時機,否則時間一長,越國國力愈強只會愈麻煩。楚國地大物博,不只把兵力逐步集中在廬江,還慢慢把半個荊州的兵力調往廬江,

  準備投入兩倍於越的兵力作戰。這場戰爭要盡量避免海戰,主要尋求在陸地上進行主力決戰,以減少在海戰上的不利。

 

戰略目標:
至少壓制建業或三郡其中之一,確保長江中下游的控制權。

 

戰略方針:

 

上策:
從濡須港出兵直接從蕪湖港上岸,然後直接攻打建業,同時派水軍在海上攻城及支援陸軍。幸運的話能夠包圍建業,斷絕援兵。可惜越國及早識破計劃,已先行出兵攻擊蕪湖港,
由於兵力尚未集結完成,唯有棄守蕪湖港,轉用中策。

 

中策:
先派步兵從虎林港登陸,然後由項羽和岳飛先兵分兩路出發,一路穿過森林攻打建業,一路南下吳郡牽制援兵,令越國首尾不得相顧。同時從濡須港出兵作疑兵之計,志在分散越國兵力。
各路兵馬見機行事,如有機可乘,亦可先佔會稽或吳,作為戰時後勤基地。

 

下策:
若果被巴蜀或魏國偷襲後背,只能調二線武將回城防守。此情況下必須死守城池,不惜一切兵力死守,所有主要武將繼續對越作戰。相反,若果對越作戰失利,只可退守荊州,必要時放棄盧江,他日另覓戰機。

 

附上新舊任楚王交接時的中地圖 (287-4-1)

arrow
arrow

    三國瑜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